來源:北大青鳥總部 2018年12月27日 09:24
“XX年,史上最難就業季”是每年的熱門話題,可謂是“鐵打的就業難,流水的XX年”。2018年,820萬畢業生再創新記錄,硬是將290萬人逼上了“考研戰場”,試圖通過考研從眼前的困境中暫時突圍。伴隨著12月23日考研結束,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落下了帷幕,是如釋重負還是愈發迷茫只有“局中人”才能知曉。但顯而易見的是,大多數人的考研都帶有極強的目的性,或是取得高文憑,或是躲避就業高峰期。
高校畢業生屢創新高,研究生報名人數連續5年上漲,總漲幅超過75%,縱使經過披星戴月的努力過后,有幸沒有成為那290萬分之一的“炮灰”,再度回爐磨礪三年,當拿著研究生文憑再次殺向就業市場時,能否拼得一個理想的未來也還是一個未知數。對此,北大青鳥就業部李老師指出,對每一個大學生來說,大三都是一個迷茫期,面臨著就業、考研、考公務員等諸多選擇難題。由于現在畢業生較多,就業難度較大,很多學生為逃避現實選擇更為穩妥、理想的解決方式,進而造成了“考研熱”、“公務員熱”。其實,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考研,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作出正確的選擇,而不是人云亦云“他考我也考”,即使考研成功終究也要面對畢業難、競爭大,這是逃不掉的鐵律。
面對即將結束的2018年,經歷過了考研的你們,是否想好了未來的路?如果沒有過復試線,又該如何選擇?全社會都在焦慮是現實,據天風證券統計,此前他們通過數據抓取技術,爬取了前程無憂4-9月份的招聘廣告,發現從4月份的285萬驟減至9月份的83萬,有202萬條信息就這么消失了。別說畢業等于失業,就算有了工作,也可能下一秒就被辭退。
所以有時候選對行業或許就是選對了未來。現實情況也是,即便面臨就業難的現實困境,社會上依舊有專業熱度穩步上升,面臨人才需求不足的難題,比如互聯網IT行業。運用雷布斯那句名言講就是“站在風口上,豬都能飛起來”,IT互聯網行業日益龐大的人才需求,就是擺在當今時代的大好機遇。數據顯示,我國的IT從業人員超過2000萬人,并且平均每年創造15%左右的新增人才需求,人才缺口巨大。從長遠來看,未來10年依舊是互聯網持續增長的10年,發展前景無限光明。
圖:北大青鳥課堂上,傳授的不僅僅是IT技能
在北大青鳥有許多這樣的學生,面對就業難和不太漂亮的學歷,也在努力嘗試與突破。每一個新班級誕生,學校都會為他們舉行開班儀式,預示著新班級好的開始。走進一個新的校門,走進一個全新的IT世界,他們的身份也進行了轉變,是學習讓大家聚在一起。
圖:北大青鳥新班開班,走進一個新的世界
只要學習,不管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。在北大青鳥,班主任、學術經理、教質經理、任課老師……從教學管理到職業素養,從軟件工程師ACCP的課程體系、學習內容到就業發展方向,都給學員們繪制了一副詳盡又可達到的切實目標。很多企業都希望畢業生一參加工作就能獨當一面,相對經驗來講,學歷對工作的影響力正在逐漸弱化。因此,為了更好的就業,順利步入IT行業,一部分人就業前開始選擇IT培訓機構進修,期望通過培訓機構專業的教學,來提升自身IT技術,增加項目實戰經驗,獲得一份體面的工作。青鳥的學子,從入學一開始,就注重經驗的積累與素質的養成。
圖:青鳥校園里,學生們的正裝就是一道風景線
很多時候,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,完全取決于一個人的心態。在努力拼搏的過程中,也許就已經贏了。不論是直接就業,還是選擇考研深造,或者是培訓機構進修,人生還很慢長,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勇于探索和嘗試追隨內心的熱愛,告別迷茫與焦慮,讓北大青鳥成為你成長路上不滅的燈塔。